上周在商场遇到老同学小敏,她盯着我的脸犹豫半天才敢打招呼。聊起来才知道,她去年开始学化妆后反而被同事说"气色更差了",现在连粉底都不敢用。其实35岁开始化妆踩雷的不止她一个,我当化妆师十年见过太多——不是化妆本身有问题,是方法要用对。
皮肤代谢周期从25岁开始变慢,但这不代表要放弃化妆。就像穿衣服要选合身的,化妆也得跟着皮肤状态调整。上周刚帮一位42岁的客户改造妆容,重点不是遮皱纹而是提亮度,简单改动就让整个人年轻了三岁不止。
关键是避开下面这些坑,特别是第三点多数人都在犯:
上个月有位客户带着网购的"白色号"来找我,涂完整张脸像戴了面具。选粉底要看脖子颜色,把试用装涂在下颌线交界处,站在自然光下看是否融合。有个简单方法:下午四点去专柜试色,这个时间光线接近日常。
干皮记得选含甘油或玻尿酸的液态粉底,油皮可以看看控油型。千万别信"一瓶搞定所有肤质"的宣传,就像买鞋不能只看款式不管尺码。
很多教程教的"全包眼线"其实是显老元凶。上周给一位38岁的银行主管改妆时发现,她眼尾的鱼尾纹被深色眼线衬得更明显。建议只画上眼线后2/3段,用棉签把线条晕染柔和不留明显边界。
若是眼睛容易晕妆,可以试试眼线胶笔叠加同色系眼影粉,比单纯用液体眼线笔持久得多。
发现很多人还在照搬二十岁的画法——笑肌正中央打圈。其实面部胶原蛋白流失后,这个位置反而会显垮。正确方法是手指按在颧骨高点,向后上方斜扫到太阳穴方向,这样能自然提拉轮廓。
颜色选择也有讲究:黄皮避开冷粉色选杏色系,白皮可以尝试玫瑰色调。记住蘸粉后先抖两下刷子,这个动作能避免"高原红"。
客户姐有次抱怨涂完口红唇纹更明显了,我去她家看了化妆包才发现问题——她直接用唇膏划拉两下就完事。现在教大家我的"三笔法":先用唇刷勾勒轮廓,再填色中央,后用指腹把边缘晕染自然。
要是唇部起皮,可以睡前厚敷凡士林,第二天用温水浸湿的毛巾轻轻擦掉死皮。这个法子比任何唇部磨砂膏都温和。
很多客人都反映用散粉后细纹更明显,特别是眼周。其实过了三十岁更推荐定妆喷雾,距离脸部20厘米呈"X"型喷洒。有个小技巧:喷之前把眼霜放冰箱冷藏五分钟,定妆后贴在眼下能减轻浮肿。
要是T区实在出油,就在喷雾后轻压少量透明蜜粉。记住"少量多次"原则,化妆刷比粉扑更好控制用量。
上周帮小敏重新调整了化妆步骤,她就改了三点:粉底换成贴近肤色的轻润款,腮红位置往上移了1厘米,眼线改用咖色眼影代替。今早收到她消息,说同事都问她是不是换了护肤品。你看,化妆从来不是年轻人的,关键是要找到适合现在自己的方式。
下次化妆前不妨试试这些方法,记得先对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。毕竟好的妆容不是让人惊呼"画得真好",而是让人觉得"你今天气色真不错"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