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孕是女性一生殊的阶段,但随着激素变化和代谢负担加重,有些准妈妈可能会遭遇妊娠糖尿病的问题。这种暂时性的血糖异常如果不加以控制,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双重威胁。今天我们就来这个孕期常见却不该被轻视的情况。
简单来说,这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出现或被确诊的糖尿病状态。多数情况下,它会在分娩后逐渐消失,但孕期若不及时干预,可能引发胎儿过大、早产甚新生儿低血糖等问题。数据显示,每6位孕妇中就有1位可能面临这种状况,尤其高龄、超重或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准妈妈更需警惕。
妊娠糖尿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,但出现这些情况时建议及时检测:频繁口渴、排尿量明显增多,即使没吃多少体重却增长过快,或是产检时发现羊水过多。当然,可靠的方式还是在孕24-28周时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,这是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诊断金标准。
确诊后别慌张,多数情况下通过饮食调整就能有效控制:
1. 主食选择糙米、全麦面包等低GI食物,每餐分量不超过拳头大小;
2. 蛋白质要充足,鱼虾、瘦肉、豆制品每天交替吃;
3. 蔬菜每天500克,但土豆、南瓜等高淀粉类要算入主食;
4. 水果选苹果、草莓等低糖品种,避开荔枝、龙眼等热带水果。
每天30分钟的散步、孕妇瑜伽等温和运动也很重要,能帮助提高胰岛素敏感性。记得随身携带小饼干,防止运动后低血糖。
如果通过饮食运动管理1-2周后,空腹血糖仍超过5.3mmol/L或餐后2小时血糖≥6.7mmol/L,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胰岛素。别担心,孕期适用的胰岛素不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。现在还有更便捷的动态血糖监测仪,能实时反映血糖波动规律。
即使分娩后血糖正常,未来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仍比普通人高。建议产后6-12周重新做糖耐量检查,之后每2-3年检测一次。哺乳不仅对宝宝有益,还能帮助妈妈降低未来糖尿病风险——这是大自然馈赠的双赢礼物。
家人的支持很关键:可以陪妻子一起选择健康食材,饭后散步变成两个人的甜蜜时光;学会辨认低血糖症状(如心慌、手抖),随时备好应急零食;重要的是,别给孕妇增加心理压力——紧张情绪反而会升高血糖。
妊娠糖尿病就像孕期的特别考验,用科学方法应对完平稳度过。记住,严格管理不是为了制造焦虑,而是为了让母婴都能享受更的孕期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