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穿短袖短裙,腋下和腿毛却总是尴尬地冒出来?刮毛刀用不了几天就"野火烧不尽",蜜蜡脱毛疼得龇牙咧嘴?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目光投向脱毛技术。但市场上五花八门的宣传让人眼花缭乱,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大实话,把脱毛那些事说清楚。
首先要纠正一个误区:没有任何技术能毛发永远不再生长。目前公认的"脱毛"标准是:经过规范疗程后,特定区域内毛发长期处于显著减少状态,新生毛发变得细软浅淡。就像给毛囊做了"绝育手术",就算偶尔长出来的也是"老弱病残"。
1. 激光脱毛:通过特定波长的激光穿透表皮,黑色素吸收光能转化成热能,毛囊。适合肤色较浅、毛发较黑的人群。需要3-6次疗程,每次间隔4-8周。
2. 强脉冲光(IPL):虽然名字带"光",但原理和激光不同。它是宽谱光源,就像用散弹枪打靶,适合大面积处理。比激光稍逊,但对细软毛发更友好。
腋下、比基尼线、小腿这些部位毛囊密度大,黑色素含量高,治疗明显。唇周、发际线等精细部位需要选用专用治疗头。而眉毛区域一般不建议操作,毕竟修眉比长不出眉毛风险小得多。
很多人担心"会不会很疼"。实际感受就像橡皮筋轻轻弹皮肤,现代设备都带有冷却系统,能大幅降低不适感。怕痛的朋友可以在治疗前1小时外敷麻药,但一定要在人员指导下使用。
• 暴晒后要等2-4周才能治疗,否则容易色素沉着
• 治疗前3天不要自己刮毛,得保留1-3mm毛茬
• 经期可以做,但痛感可能会更明显
• 术后24小时避免热水澡和剧烈运动
常见原因有三个:一是仪器能量调得太保守;二是没坚持做完整个疗程;三是选了不靠谱的机构。有些小美容院用家用美容仪冒充设备,自然大扣。认准正规医疗机构的激光设备才是道。
孕妇、光敏性皮肤病患者、有开放性伤口者不建议操作。糖尿病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,瘢痕体质的人需要特别谨慎。如果正在服用维A酸类药物,需要停药半年以上。
做完疗程后,每年做1-2次巩固治疗能维持更好。平时注意防晒,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脱毛产品。如果发现个别毛发重新变粗变黑,及时补打几次就能解决。
选择脱毛就像买家电,与其贪便宜买杂牌,不如一步到位选靠谱品牌。建议实地考察机构资质,看看设备是不是原装进口的,操作人员有没有医师资格证。记住,好的治疗=设备+规范操作+个体化方案,这三样缺一不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