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刷上有血迹,咬苹果时留下红色牙印,这些都可能提醒你:牙龈正在发炎。牙龈炎是常见的口腔问题之一,据统计,我国成年人中近90%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牙龈问题。别小看这个"小毛病",如果不及时处理,可能会发展成更的牙周炎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的,紧贴在牙齿周围。当出现以下症状时,很可能已经发生了牙龈炎:
1. 牙龈颜色变深,呈现鲜红或暗红色
2. 刷牙或用牙线时容易出血
3. 牙龈肿胀,摸起来松软
4. 偶尔会有口臭或口腔异味
5. 吃东西时感觉牙龈酸软不适
值得提醒的是,早期牙龈炎往往没有明显疼痛感,这也是很多人忽视治疗的主要原因。
口腔清洁不到位:牙菌斑堆积是引发牙龈炎的头号元凶。当食物残渣没有及时清理,细菌就会在牙龈边缘大量繁殖。
激素水平变化:孕期、青春期女性更容易出现牙龈问题,这与体内激素波动有关。
不良修复体刺激:不合适的假牙、牙冠边缘可能摩擦牙龈,造成局部炎症。
吸烟习惯:烟草中的化学物质会降低牙龈抵抗力,让炎症更难自愈。
某些全身性疾病:如糖尿病患者牙龈炎发生率比普通人高出2-3倍。
很多人觉得牙龈出血是小问题,忍一忍就过去了。但实际上,长期牙龈炎症可能带来这些后果:
- 炎症向深层发展,演变成牙槽骨的牙周炎
- 牙齿松动甚脱落
- 细菌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健康
- 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慢性病风险
特别是备孕女性更要注意,研究表明牙龈炎可能影响受孕。
改良刷牙方法:建议使用软毛牙刷,采用巴氏刷牙法,特别注意清洁牙龈边缘。每次刷牙少2分钟。
配合使用牙线:单靠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牙线能清除牙缝中的菌斑。刚开始用可能会出血,坚持1-2周后情况会改善。
使用抗菌漱口水: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能有效抑制细菌繁殖,但连续使用不宜超过2周。
调整饮食习惯:减少甜食和酸性食物摄入,多吃富含维C的蔬果,有助于牙龈修复。
定期洗牙护理:建议每6-12个月进行一次洁治,清除顽固的牙结石。
戒烟限酒:烟草和酒精都会延缓牙龈愈合,改善这些习惯能让治疗事半功倍。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就诊:
- 牙龈出血持续2周以上未见好转
- 牙龈明显退缩,牙根暴露
- 牙齿出现松动或移位
- 伴随口臭或脓液渗出
- 牙龈肿胀疼痛影响正常进食
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采取深层清洁、局部用药等治疗措施。对于重度牙龈炎患者,可能需要进行牙龈下刮治等处理。
早晚刷牙+晚间使用牙线:形成固定的口腔清洁程序,不给细菌留繁殖时间。
定期口腔检查:即使没有不适,每年也应该做1-2次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重要。
关注全身健康:控制血糖、血压等基础指标,这些都会间接影响牙龈状况。
记住,牙龈问题越早干预越好。与其忍受反复出血肿痛的困扰,不如从现在开始重视牙龈健康。一口好牙的基础,就从呵护牙龈开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