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醒来发现额头和鼻翼泛着油光,还带着一片片红斑和脱屑?这可能是脂溢性皮炎在作怪。作为皮肤科门诊常见的问题之一,这种慢性皮肤病虽然不传染,但反反复复的发作确实让人头疼。
脂溢性皮炎爱出现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,比如头皮、面部T区、耳朵后面。当皮肤分泌过多油脂,加上一种叫马拉色菌的酵母菌过度繁殖,就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。压力大、熬夜、季节交替时,症状往往会加重。
轻度患者可能只是觉得皮肤比平时油,伴有轻微脱屑。情况较重的会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,上面覆盖着油腻的黄色鳞屑,可能伴有瘙痒感。很多人会误以为是普通痤疮或湿疹,其实它们治疗方法完全不同。
是温和清洁,选择不含皂基的弱酸性洁面产品,水温控制在32-35℃;第二要做好保湿,使用质地轻盈的神经酰胺类护肤品;第三要避免刺激,暂停使用去角质产品和含酒精的化妆品。记住,过度清洁反而会刺激皮脂腺分泌更多油脂。
对于轻度症状,2%酮康唑洗剂每周使用2-3次就能。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配合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药膏。近年来,非激素类的吡美莫司乳膏也展现出不错的。所有药物都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切忌自行购药。
用盐搓洗、敷柠檬片这些偏方只会让问题更。频繁更换护肤品也不是明智之举,皮肤需要时间适应。要不得的是用手抠抓脱屑部位,这样很容易导致继发感染。
充足睡眠、学会减压、适量运动都有助于改善症状。饮食上可以适当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,如全麦、鸡蛋、瘦肉等。辛辣刺激食物和高糖饮食可能会加重症状,要注意控制。
如果自行护理2周没有改善,或者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迹象,一定要及时就医。孕妇、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出现症状时,更要时间寻求帮助。
脂溢性皮炎就像感冒一样,很难"",但完全可以控制。建立科学的护肤routine,学会识别和避免诱发因素,绝大多数人都能与之和平共处。记住,皮肤问题越早干预越好,不要等到情况才重视。